close
青浦打造上海對外服務門戶和長三角一體化節點城市靜電機

青浦打造上海對外服務門戶和長三角一體化節點城市

2018-01-1312:16上海觀察評論(人參與)


原標題:風起·區委書記訪談|趙惠琴:青浦要成為上海對外服務門戶城市和長三角一體化節點城市



2018年的大幕已開啟,進入新時代,上海要擔起新使命、實現新作為。對上海各區而言,如何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著眼構築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一道至為重要的“思考題”。近期,各區紛紛召開瞭務虛會、區委全會、區兩會等,對於上述“思考題”,不少區結合自身實際,提出瞭富有特色和亮點的“解題路徑”。大風起兮雲飛揚,上觀區情頻道記者通過對區委書記們的訪談,深入瞭解各區“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心、勇氣和路徑——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前不久區裡的工作務虛會上,您提出青浦“要用發展的眼光打造‘上海之門’的形象”。這是基於什麼考慮?

趙惠琴:我們要打造的“上海之門”,主要面向長三角。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客觀規律要求。青浦背靠虹橋綜合樞紐,面向蘇浙廣闊腹地,是上海唯一一個同時接壤江蘇和浙江的行政區,是滬蘇、滬杭、滬皖南等多條發展帶的交匯點,應當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

近年來,我們自覺對接“一帶一路”國傢戰略和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提出將青浦努力打造成為上海對外服務的門戶城市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綜合性節點城市的“雙城”定位。我們要進一步利用並放大青浦區位優勢,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中爭取更重要的地位,發揮更大作用。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以前說青浦是“上海之源”,側重的是“過往”和“內部”;現在談到“上海之門”,側重的則是“將來”和“外部”。門外,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趙惠琴:對。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資源要素的流動更加自由、充分,必將催生更大范圍的區域分工合作。這種以相同或互補要素稟賦為基礎、以共同發展目標為紐帶的區域融合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必然選擇。但在現有體制格局下,還需進一步打破“邊界效應”,推進“行豪美科技X戰警GPS車隊管理系統|gps車隊管理|gps車隊管理系統|車輛監控系統|gps車輛監控系統政區經濟”轉向“區域經濟”發展。

青浦有上海第一人、第一米、第一水、第一港,創新與開拓是老祖宗留下的最為寶貴的財富,我們要繼承發揚。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化、上海城市功能佈局的調整、重大產業平臺和交通樞紐設施的建設,青浦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日益顯現,正從“上海之源”走向“上海之門”,更要立志成為“上海之魂”。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談到區域協同,交通問題繞不過去,“斷頭路有沒有通”是區內區外人都關心的問題。這方面青浦有何動作?

趙惠琴:最近的大動作,當屬軌交17號線去年底開通試運營。為更好發揮軌交17號線的作用,我們在站點綜合開發、公交線路配套、產業和文化規劃等方面都做瞭提前佈局,比如站點開發300多萬平方米、調整新增70多條公交。未來,這條軌交線路將是青浦新一輪發展的重要“生命線”。對接長三角方面,我們將積極呼籲17號線向西延伸,對接蘇州軌道交通S3線。

青浦區內有7條高速公路,作為上海郊區首條快速路的崧澤高架西延伸工程加快建設,預計2019年通車,通用機場和滬湖高鐵也在規劃中。盡管長三角的快速通道不少,但交界區域仍有不少“斷頭路”,制約瞭鄰近區域的深度互動。對此,我們已經梳理出盈淀路、新太路等14條區省對接道路,青浦境內新建和改擴建長度達到65.3公裡,總投資達到54億元,其中8條道路已經列入十三五規劃正在實施。目前已經啟動的崧澤高架西延伸工程,我們也已著手研行車視野輔助系統究進一步向西延伸到昆山,強化虹橋商務區的輻射功能,逐步形成“同城效應”。我們還將協同推進安亭-白鶴-花橋城鎮圈建設,通過區域協同共建共享推進社區生活的便捷化,實現跨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交通“血脈”接上瞭,區內外溝通交流會更順暢,這將怎樣影響青浦的產業佈局?

趙惠琴:滬蘇浙皖四地發展稟賦各異、優勢互補——上海科技創新能力強,浙江市場活力強,江蘇實體經濟基礎好,安徽後發潛力很大。總的來看,目前長三角產業趨同度仍較高,我們想按照“研發在上海,生產在外面;頭腦在上海,身體在外面;關鍵制造在上海、一般產業鏈在周邊”的要求,促進青浦與長三角其他區域的產業耦合。希望市級層面加強統籌和對接力度,支持青浦目前具有一定基礎的會展服務、現代物流、人工智能以及環淀山湖區域文旅體健產業能和周邊除毛-擺脫老舊型的除毛方式,任何毛髮一網打盡∣真空除毛推薦~聖雅諾美學診所區域協同發展。

我們也要積極在“放管服”改革上向周邊區域學習,提供更優的營商投資環境,力爭把青浦打造成為上海效率最高、最具制度競爭優勢的地區之一。青浦正在做“引”、“建”和“趕”三篇文章:“引”,主動出擊引項目,重點關註大企業,用好青浦的產業基礎、平臺載體,加緊對接;“建”,即抓平臺經濟,當前,會展服務、北鬥導航、快遞物流、民用航空四大平臺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未來五年打造6到8個有產業內容、有整合能力、裂變效益的產業功能平臺,力爭形成2到3個千億級、4到5個百億級和一批十億級的平臺經濟發展格局;“趕”,園區二次開發要全面推進,加快淘汰三高一低落後產能,推動低效產業轉型升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青浦是水鄉,流動的水域天然具有“區域協同”的屬性。在淀山湖聯保共治方面,青浦有哪些舉措?

趙惠琴:青浦區有淀山湖、太浦河、吳淞江“一湖兩河”是跨省域的,太浦河還是上海的一級水源地。生態環境是一個系統,一定要聯保共治。青浦要主動對接,配合市裡,推動“一湖兩河” 周邊及沿岸地區原有工業逐步退出,不再新增城鎮和工業污染入湖入河,建立上下遊水資源保護協作機制,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等。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青浦區多年來圍繞水治理作出瞭很多努力,甚至犧牲瞭不少眼前利益。現在回過頭去看,這件事“劃得來”嗎?

趙惠琴:青浦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態好,我們要保護生態,不斷提升生態承載力,不僅僅是水治理,還要建立水、綠、氣聯動保護機制和農、林、水聯動建設機制。有瞭生態優勢,才能轉化為發展優勢。《上海2035》規劃將淀山湖地區列入四大戰略協同區之一,明確要聯合打造世界級水鄉古鎮文化休閑區和生態旅遊度假區,並適時聯合申報世界遺產。在今後的“國際著名湖區”建設中,要進一步加大統籌力度,加強環淀山湖合作開發,特別是合作全面貫通環淀山湖岸線,如謀劃舉辦長三角環湖國際馬拉松等體現一體化發展的賽事活動等。我們要圍繞湖區這個重點,把生態優勢、生態資源轉化為競爭力。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青浦正在打造環繞淀山湖新城的“環城水系公園”,大傢都充滿期待。

趙惠琴:青浦區水資源豐富,河道眾多,其中四條骨幹河道——上達河、油墩港、淀浦河、西大盈港形成瞭總長內側21.2公裡、外側23.7公裡的青浦城區環城水系。環城水系公園就是利用這一水系,結合周邊景觀及新城規劃,重點打造的親水休閑公園。這是一個環境改善的提質工程,是青浦區的重大民生實事工程,還水於民、還景於民的同時,也是進一步瞄準長三角一體化,定位門戶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提升城市品質品位、打造青浦新城核心區的重大戰略舉措。全部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基本完成。

生態好瞭、產業強瞭、城市發展品質品位提升瞭,一座“門戶城市”才算有瞭“對外服務”的能力。我們還將積極抓好百老匯劇院、虹館、“世界你好”美術館等項目落地和建設,並加快引進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博物館西館等市級醫療衛生、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化體育功能設施,提升青浦的自我服務能力和近滬服務能力。

台中抽水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p244m7f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